6月8日,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与不良资产行业联盟宣布,共同搭建一个公开、规范、高效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。省内11家金融单位在此次活动中公开推介620多宗不良资产处置项目,总金额近300亿元。
该平台将成为光谷联交所“1+N”业务体系中的“新成员”。作为全省产权市场和资本要素市场建设的龙头机构,光谷联交所已建立起覆盖全省、辐射中部、影响全国的综合性交易市场体系。2006年成立以来,湖北产权市场累计实现产股权、实物资产、诉讼资产、金融资产、碳排放权、知识产权、排污权、文化产权、矿业权等业务交易额已突破万亿元。
防风险,规范处置不良资产近千亿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要“健全金融监管体系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”。不良资产风险,被列为威胁金融安全的四大“累积风险”的首要领域。
光谷联交所是省财政厅选定、并报财政部备案的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定点机构。通过规范化程序和市场化方式加快不良资产处置,光谷联交所让不良资产高效流动起来,提高资金循环效率,将不良资产盘活、转化为优良资产。截至目前,光谷联交所已经为各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公开、规范处置不良资产近千亿元。
作为全省唯一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定点机构,光谷联交所通过公开挂牌、规范转让国有产股权,让国有产权交易在“阳光”下进行,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源头防腐治腐。
涉讼资产由哪家中介机构拍卖,过去是法官说了算。一些中介机构为了拿到拍卖权,不惜重金拉拢法官,容易滋生腐败。
2010年8月,武汉市中院率先启动司法对外委托机制改革,将涉讼资产审计、评估、拍卖、变卖统一纳入光谷联交所操作,整个过程均不再具体参与。2013年1月起,对于涉讼资产,全省高、中级法院不再组织拍卖、变卖,统一委托给光谷联交所,通过互联网进行“网络拍卖”。
涉讼资产委托拍卖业务从源头上预防司法腐败,增强了司法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,提高了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效率,充分彰显了产权市场的阳光平台作用,在全国司法界和产权界都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典型意义,形成了“湖北模式”。
根据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2017年全国产权交易数据统计显示,仅涉讼资产交易一项,光谷联交所各项指标名列全国前茅,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一。
近4年来,光谷联交所累计完成项目11734宗,交易金额2547.1亿元,国有产权交易平均增值率达18%,各项主要指标在可比口径的省份产权交易机构中名列前茅。
创新金融服务,提供“新动能”
“在推动产权市场转型发展的同时,要加快资本要素市场的创新发展。”光谷联交所董事长陈志祥明确提出。
光谷联交所依托旗下各资本要素市场,不断创新拓展交易金融服务和相关金融增值服务,重点探索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,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“新动能”。
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率先推出了专门服务于小微科技型企业的“科技板”、专门服务于青年创新创业的“青创板”、专门服务于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“海创板”,设立了四板股权投资基金等等,实施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举措,已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四板市场。
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良好的市场流动性为基础,不断开展碳金融创新,率先推出了全国首个碳排放权质押贷款、碳基金、碳债券、碳保险、碳众筹、碳现货远期等碳金融产品创新,全面探索以碳金融为特色的湖北绿色金融体系建设。
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立足我省科教优势,积极建设和推广全省科技金融“双创”平台,引入各类资本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和知识产权金融产品的创新。
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持续开展排污权金融服务,积极推进排污权抵押融资,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污染物减排和排污权交易,推动基于排污权的“政银保”合作。
资源有偿使用,助力生态文明建设
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,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。以碳排放权、用能权、排污权、水权等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为突破口,光谷联交所不断“开疆拓土”。
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自2014年4月正式开市以来,碳排放权的总交易量、总交易额、日均交易量和日均交易额,始终居全国首位,交易的连续性、市场开户数、引进社会资金量、控排企业参与度等指标,也均位列全国第一。
2017年12月19日,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,由我省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建设与运维任务,组建系统运营机构——中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有限公司,这意味着湖北首次获得继证券、债券、信托市场后的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登记结算平台,填补了我省没有国家级金融平台的空白,也标志着湖北向建成“全国碳交易中心和全国碳金融中心”迈出了至为重要的一步。